厦门新开元医院是二级综合性医院,拥有多位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,开展口腔科、妇产科、体检科、耳鼻喉科、针灸理疗科、外科、儿科、内科、医疗美容科等。
(记者: 通讯员:孔洁 朱秀娟)
陈仲胜,主任医师,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,原厦门一医院思明分院耳鼻咽喉科、主任,从事耳鼻喉科、临床事业45年。1976年即在省内率先开展耳听力重建技术以及人工镫骨手术,获得显著临床效果。同时10多年潜心研究“乾制同种异体阔筋膜鼓膜成形材料”的临床应用,属国内创,1986年荣获福建省科技成果三等奖,先后有10多篇临床医学论文发表于优质及省级刊物,曾先后多次获省年会专业优质论文奖及区级科技成果奖,两度获“厦门市林巧稚精神奖”,在耳听力重建,感音神经性聋、耳鸣、鼻炎、鼻窦炎、慢性咽喉疾病、鼾症以及多种疾病的治疗与手术方面都有独特的创新疗法,获得广大患者的欢迎,享誉省内外,不少港澳台的病人也慕名前来就诊。
早上七点半,陈仲胜主任就来到了新开元医院一楼的耳鼻喉诊室,一切准备妥当,等待病人到来。其实,只要是出门诊的日子,他都是这么早到医院,算起来已经坚持了45个春秋。
耳听力重建,还原有声世界
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临床上针对鼓膜缺失、鼓膜穿孔进行的鼓膜修补手术,一般都是选用病人自体组织进行,这种方法不仅手术时间长,病人痛苦也大。为了减轻患者痛苦,陈主任潜心于有关同种异体鼓膜成形材料的研究,经过10余年的试验,终于成功。他的“乾制同种异体阔筋膜鼓膜成形材料”的临床研究,有效地利用了阔筋膜宽阔致密的性能,能更好的保持鼓膜的锥形状态,具有较好的传音功能,在当时属国内创,这项研究成果荣获1986年省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。
在国内人工镫骨手术恢复耳听力领域,陈仲胜主任也更能算得上是先驱。早在1976年,陈主任就率先在省内着手镫骨手术、耳听力重建的临床研究。据了解,镫骨是人体内更小的骨骼,是三块听小骨之一。镫骨受损直接影响听力,临床上更容易对镫骨造成损伤的是耳硬化症,需进行镫骨手术来提高听力。
林老师是位退休女教师,1999年听力出现衰退,有时在一般环境中难以听清,在嘈杂环境中反而听得清楚,还伴有头晕、耳痛症状,经检查确诊为耳硬化症。听力下降得厉害,只能借助于助听器,她不得不在2000年办了提前退休。直到2005年她经人介绍找到陈仲胜主任,陈主任为林老师实施了人工镫骨手术,术后听力得到大幅提高。林老师感慨地说:“如果能早点遇见陈主任,就不用提前退休了。”
陈主任正在为患者做治疗
45年孜孜不倦,获国务院特殊津贴
陈主任在感音神经性聋、耳鸣、鼻炎、鼻窦炎、慢性咽喉疾病、鼾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疗法,效果显著。
同安一位八九岁的小姑娘,患有慢性鼻炎已经有3年了,据家长介绍,患病后出现了记忆力减退、智力下降、周期性头痛、学习成绩下滑等现象,家长心急如焚。后来辗转找到了陈主任,陈主任为她实施了独特的注射疗法,症状明显好转,一次注射之后就鼻道畅通,鼻涕减少,经过三次治疗炎症消失,不久就能痊愈。据了解,注射药剂是陈主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钻研出的独有配方。
为表彰陈主任的突出贡献,厦门市政府曾两度授予他“林巧稚精神文明奖”的荣誉称号。1993年,陈仲胜主任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面对昔日荣誉,陈主任淡然处之,“现在医学发展迅速,不断有新的技术和疗法出来,主要是能够给病患减轻痛苦,这才是更重要的。”陈主任谦虚地说道。其实,正是这种不断推陈出新,才促进了医学的发展,给患者带来健康。
是良医,更是朋友
陈主任不仅接诊忙,电话也忙。记者采访过程中,难得见到陈主任稍微休息一下,电话就瞅准时机响起来。大多数是老病患不知道陈主任来新开元医院,去原来医院找不到他,就多方打听他的电话号码。
“陈主任,四天前你给我穴位注射的药物,效果太神奇了,准备明天再去找你,还带了我几个同病相怜的老朋友……”一位身患神经性耳聋的老人在电话里这样说。原来他在其他医院住院做高压氧治疗20多天都不见效,经过多方来到新开元接受陈主任的治疗,现在病情好转许多。
陈主任说,很多患者会打电话过来咨询。“这是一种信任,我们像是老朋友,身体哪儿不舒服打过电话来问问。我电话号码也不敢换,怕他们找不到我。”一般有顽疾的患者喜欢跟着医生走,据了解跟着陈仲胜主任更久的病人,有10多年了。
未来:强强联合,与上海名院合作打造重点科室
作为耳鼻喉科、医生,陈主任之所以选择加入新开元医院,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果。
新开元医院在人才、设备、环境上,在同行中都名列前茅,拥有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,医院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陈仲胜主任作为知名耳鼻喉科医生,在省内享有盛誉,此次加入厦门新开元医院,真正实现了名医加名院的强强联合。
陈主任表示,欢迎病友能够到厦门新开元医院找他,他也很乐意为大家服务。“希望能够还患者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。”这也是他从医更大的愿望。